samedi 31 juillet 2010

给城市一个机会

其实,袁老师没必要和韩老师对立起来,他们俩说的是两件事。在满拧这一点上,袁老师很像文科生。

但我欣赏袁老师对城市的理解。城市是文明的标志,毫无疑问的,就是。

在巴黎将近九年,我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从一个向往野趣的假装的“城里人”还原成一个对城市极端留恋对乡村基本没有好感的真实的“乡下人”。我认为一切关于热爱乡村的宣言都是典型的drunbilist。我对盎格鲁撒克逊的反感也在于此:欧洲人用城市创造文明,盎格鲁撒克逊人却留恋乡村。尤其是美国土人,再看“飘”里头那种土地情结让我恶心。不用说乡村趣味是很不环保的一种取向(这一点袁老师是专家),更重要的是,那些被盎格鲁撒克逊人说成文明的乡村根本不能激发人为人类的自觉,不能给人的心灵带来任何积极的东西。

不过,如果不是见识了欧洲的城市,我是决不会喜欢城市的。来巴黎之前,从来没想到城市能这样可爱。作为来自上海的“乡下人”,从幼儿园中班第一次去太湖后回到上海开始,我所感受的城市就从来是嘈杂、混乱、肮脏的,从来就不如乡村明净、恬淡、静谧,更谈不上任何美感,美只属于山水——这恐怕是每个支那“城里人”的感受。高二时候去崇明学农,在田野里拾稻穗,幕天席地,一班同学兴奋得不得了,几乎不想回上海。典型的青春期drunbilist冲动——这时候要遇上文化大革命肯定积极造反顺便拉练。支那人大抵不缺少寄情山水的雅兴,那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热爱自然”,而是因为他们“人为”的产物太糟糕,他们从来没有好的城市,时间长了,他们甚至不能相信城市真能让“生活更美好”。他们以他们的无能判了城市的死罪,他们的脸是朝后看的,在野蛮中艳羡更野蛮。

可是欧洲城市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城市,正像欧洲建筑让我明白什么才是建筑。想想真是荒唐,在支那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这是在干什么呢?我根本不知建筑、城市、景观为何物,我在那里趴在图板上画什么呢?我不能说我那五年全是浪费,但效率实在是很低的。大二时候,张剑龙老师教导说:“你们所谓设计,就是要抄,抄外国书上的,你们不抄你们设计什么?进进出出看到的都是同济的破房子,你们能设计出什么?”剑龙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可抄也不是办法。抄也是夹生的,哪里抄得像?三年前亲见了庞贝才知道,城市在欧洲早就代表一个时代文明的顶峰,早就被造就成一个时代的人类能想象的最宜人的环境——古代欧洲人当然不需要寄情山水,或者说逃向山水。小时候看科学画报,对庞贝光注意火山和死人石膏模型,一点没意识到城市这件事情。后来外建史、城建史虽也提及,也一直没放在心上,哪怕看到一些影像,也没什么感觉,一点没有意识到它和支那的北京苏州那种其实为大村庄的所谓古城的本质区别。(很奇怪,安东尼奥尼说他看见苏州很容易想到威尼斯——我在威尼斯那么些天怎么从头到尾就没想到过苏州甚或——朱家角呢?欧洲人这点也真是,逮个水城就叫威尼斯,连夏特尔都威尼斯了……我对苏州并无不利的偏见,我有空就往苏州跑,再说我是半个苏州人。我只是说苏州一点不像威尼斯。相对而言还是北方尼德兰一些城市的气息更像苏州,但比苏州干净整洁得多——当然,现在的苏州根本没法看了,我说的已经是指过去的苏州。)及至亲至庞贝,张口结舌,屏息凝神,思维几乎停止。任何影像都不足以再现庞贝、再现罗马、再现巴黎。城市是任何造型艺术啃不下的骨头,一万页的影集、一万小时的视频也不足以再现一个城市的美,哪怕是庞贝那样的死城。

给城市一个机会——应该说给支那城市一个机会吧。什么时候支那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再热衷进山修道而是把城市当作欣赏对象,支那才算跨进文明的门槛。对欧洲城市而言,美好生活早就不是机会不机会的问题,而是必定的。




给城市一个机会

土摩托

前两天韩寒和陈文茜在香港书展隔空干了一仗,一个骂对方放屁,另一个说对方是女生,仔细想想吧还都挺有生理依据的,瞎吵什么呢?

我谷歌了一下,发现大陆媒体几乎都是褒韩贬陈的,对陈文茜从人品到动机讨论了一个遍。我看了一下陈的原话,她主要的不满应该来自韩寒在世博会上的那段演讲。韩那次演讲的题目叫做《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光是这个牛逼题目就一定会让文艺青年们High死了。

城市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都快赶上余秋雨了。全世界的文艺作品里凡是需要表现美好生活、甚至美梦的时候,无一例外出现的都是乡村田园的图景,车水马龙的城市则通常在表现主人公焦躁烦闷的时候作为背景出现。韩寒那次演讲历数了中国城市的种种丑态:道路和居住环境拥挤不堪、空气污染、城管蛮横、户口歧视……哪一条都是沉甸甸的shit,光是一个屁可放不干净。

世博会的名声也不怎么好,起码在互联网上我看到的消息大都是关于排队、盖章、加塞、盒饭质量和价格……以及一个“被怀孕”的荒唐故事,甚至世博会也被简化成了SB会,无数文坛高手根据这个缩写编写了无数网络段子,受到无数网民热烈追捧。我一年前来过上海,亲眼见识了世博施工扰民,前天我去世博会现场看了一下,队伍确实排得老长,观众们确实拿的都是赠票,这些也都是沉甸甸的shit,不是一句“说话像放屁”就能轻易打发得了的。

不过呢,我在世博会待了一下午,居然没看见加塞的,现场环境也真不算差,地上很少见到垃圾,公共厕所比一般城市厕所还要干净一些。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排队的人,虽然天气很热,虽然广播里一再通告大家预计排队时间是3小时(还有4、5小时不等),但大家不为所动,依然静静地坐着。我看到一位母亲在为走累了的女儿捏脚,一位父亲在为睡着了的孩子扇扇子。我还看到一群老人坐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马扎上聊天,一群中学生一边排队一边打闹,那场面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终于进了英国馆的观众一定得好好享受一番)

我自己呢,就像大多数写世博会的记者一样,弄到一张VIP卡,没费劲就进去了。可我还是不能忘记外面那些排队的人,他们为什么甘愿耗费4个小时,只为进某个馆看10分钟?你可以说他们是为了盖章,也可以说他们盲从,甚至可以说他们无聊,可我还是认为,这些心态都不足以支撑他们在烈日下面排4小时,我觉得他们是心甘情愿这么做的,因为他们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美好的东西。而他们知道这个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别说英国法国沙特西班牙,就算是香港和台湾,要想亲眼见一次的话也得等上一辈子,现在只要等4个小时,合算!

关于城市,道理是一样的。不喜欢城市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实践,搬离城市的人除了少数大款之外就是那些城市文艺青年,而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拿到一张城市户口本。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呢,只不过投票的中国老百姓是没有手和嘴的,他们只能用脚投票。

城市真的很糟糕吗?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尺度去研究。城市用最廉价的方式满足了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基本要求,那就是“自己有工作,家里有水电,出门有朋友,孩子有学校”。城市用牺牲一部分环境的办法换取了地球整体的健康。比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均碳排放是西欧和日本的两倍,很大原因就在于美国人追求乡村化的生活方式。

所有研究都证明,要想达到同样的生活质量,住在城里远比住在乡下要环保得多,而且也更便宜。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类发展史都是单一方向的:从农村走向城市。人都不傻。

假使你不同意上述观点,你也不能否认中国正在走上一条通往城市化的不归路。据统计,中国1949年的城市化率为7.3%,1978年是18%,现在则为46.6%,据估计2020年将达到58-60%,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1500万中国农民将会转变为城里人!

整个地球的趋势也是如此。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25年就将达到60%,2050年将达到70%。为啥?1900年全世界人均拥有土地将近9公顷,现在则不足2公顷,2050年就将不足1公顷!

城市化,就是老百姓用脚投票的必然结果。

现在的城市当然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不是城市本身的错。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想办法修正这些错误,建设了一批属于未来的概念性生态城。比如伦敦著名的贝丁顿零耗能社区(BedZED)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尝试,比如曹妃甸和崇明岛。

生态城可不光是为了减排,其实真正的生态城都不仅仅关心碳排放,而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设计了很多措施改进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这方面上海就是一个好例子。我这次来被上海的地铁震惊了,虽说价格高了点,但上海地铁太方便了,用过的都说好。当然韩少是不会坐地铁的,他开赛车,所以没办法体会。

上海1995年才开通第一条地铁,到了2005年也才有5条线,总长度188公里,2010年就一跃为11条线路,总长度410公里,排名世界第一!上海和北京的发展思路很不一样,上海一直试图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比如上海改造老城区的时候尽量不拆老房子,而是想办法改造它们,开发新的用途。上海钢铁十厂、上海啤酒厂、M50艺术画廊区、1933老场坊、8号桥和田子坊等等都是很好的案例,值得北京学习。

上海世博会为什么喊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因为这就是世博会设计者想要传达的理念。上海借助世博会良机,大幅度改造了黄浦江沿岸,把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工厂改建成金融、文化和生活中心。但是在改建过程中保留了4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是世博会总建筑面积的20%,这样大规模地利用现有建筑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伦敦奥运会采用了同样的思路。他们把奥运会选在东区,那里是伦敦有名的脏乱差之地,正好借助奥运会咸鱼翻身。据说伦敦主体育馆是可拆卸的,奥运结束后就可以运到更需要体育馆的地方(伦敦不需要这样一个馆了)。

世博会和伦敦奥运(而不是鸟巢)才是新时代城市建设应有的思路。那些排队看世博的老百姓正是在潜移默化之间看到了未来城市的样子,获得了对城市的信心。这有什么不好呢?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一大堆,不是想跟韩寒作对。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跟一个高中生争辩,哈哈。

我写这篇文章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说:请给城市一个机会,它象征着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你没有权力去破坏它。

请跟我唱:All I am saying is give city a chance.

Auc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