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冷吧众 2017-09-22 12:50:01
古往今来,歼敌数就是评价一位将军或者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最直接数据,如何才能最简单最大效率的杀敌,并且以此扬名后世呢?
答案既非秣兵历马,也不是什么奇谋决策,而是大笔一挥,战报使劲吹就好了。
一语道破天机
古代的将领们,究竟有多善于虚报数字,自吹自擂?
三国时候的国渊足以为我们指点迷津。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中提到,当时惯例“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而国渊上报战果,所报都是实数,曹操觉得非常奇怪,问他为何不吹牛,国渊却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是想要夸大战绩,用意在于显示给百姓看。而我这是讨伐国内的叛乱,已经很羞愧了。
这段记载最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1、谎报杀敌人数,夸大战绩到以一为十的地步乃是当时的惯例,如实报告反而是异类
2、作为统治者的曹操非常清楚这个惯例,而且默许了手下的人吹牛
曹操之所以容许手下人吹牛。一方面这说明这事在当时乃是潜规则,曹操管不了也不想管。而另一方面,曹操自己就是一位谎报战果的高手。
击破并收编青州黄巾可谓是曹操崛起的第一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结果被曹操击破,“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但这是真的吗?
曹操受降黄巾是在初平三年(192年)的事情.而翻看《后汉书》,我们不难发现,初平二年(191年)十一月,有一支三十万人的黄巾,被泰山郡守应劭击破。残部在12月逃到公孙瓒的地盘,又被公孙瓒怒抽,死伤不下五万,被俘七万。而“剩下”的二十万人还被刘备三千人吊打一次。而仅仅过了2、3个月,这支黄巾就变成了百万之众,并被曹操击败收编了。
考虑到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东汉鼎盛时代,青州人口才370万左右。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所剩人口能有200万就不错了,结合国渊之前所说的惯例,曹操等人的战报吹水可见一斑。而这种注水是古人虚报战果的最常规手段。
历代的注水战报集锦
这样的吹牛战报很多时候就会被不明真相的史官直接抄入史册。
例如《史记秦本纪》中,有一次记载了秦军击败魏国军队并斩首了8万人。而同一场战役在《史记魏世家》里就成了,魏国出动4万5千人,被秦军击败。魏国史料宣称出战4万5千人,而秦国却说斩首8万,除非魏国士兵一人有两个头,不然就是被全灭了也没8万人头给秦军啊。可见太史公抄史料时,也没仔细看啊。
这种将注水战报直接同步到官史方式,有时候很容易出现偏差。
北魏的《魏书》不吹杂兵人数,专门吹斩将数的手法堪称吹牛界的一股洪流。在一次规模不大的战斗中,魏军将领王足一次性就斩杀了南梁鲁方达、王明达等三十余位将领,但所俘虏的南朝士兵却只有两千五百人。也就是每个将军管兵还不到百人。这等自我拆台的记载也是少有,真不知北魏写的时候为何不记得在斩俘数上多加两个零。
之后的注水战报就高明了不少,你不仔细推敲,真的一下子难以发现破绽。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史叛军以不到20万河北兵马造反,和唐中央鏖战长达八年之久。期间唐军战报显示。唐军在嘉山一战歼敌四万,在太原之战累计歼敌七万,在睢阳歼敌十二万,而收复长安的香积寺之战歼敌六万,之后又在新店歼敌九万。叛军主力不过20万不到,就算占据两京之后,军队有所扩张,但真正可靠的也就是那些河北老兵,这些战报中哪怕其中一个是真的,安史之乱何必苦苦鏖战八年,最终以默认河北半割据半归属收场?
宋与吐蕃三都谷之战,前线将领曹玮最早所发的战报不过是吐蕃兵力2万左右,斩首首1千多。结果到了曹玮的墓志铭,就变成了吐蕃出兵10万,但到了之后的《东轩笔录》,斩首则突破1万。而吐蕃的出兵人等到《隆平集》的时候,一跃成为18万。就算曹玮一个字的牛都没吹,其战果也在别人手上翻了几番。
我说赢了就赢了
当然,除了给自己的胜仗注水,把明明打输的仗说成一次大捷,也是古代将领常用的修饰手法。唐玄宗时,权臣杨国忠麾下的剑南军和南诏作战失利,杨国忠就敢隐瞒败绩,直接给皇帝报捷。
杨国忠被称为奸臣,有此恶行并不奇怪,但南宋中兴名将却也干过这种勾当,张俊宣称绍兴十一年三月初八部下王进大破金贼,然而事实上那天濠州城破,王进和城中百姓被屠。韩世忠宣称初八其水师沿淮干掉将近两万金军,还赏了完颜兀术一箭,然而事实上那天他被女真骑兵沿江追杀。
也许有人会奇怪,这些人这样造假,难道朝廷不管吗?
北宋元符二年,钟传等人虚报战功的事情就被发现了,其上奏斩首三千五百二十级,经过勘察只有290颗人头,其余都是虚报。战绩虚报了十几倍之巨,简直是滔天大罪,但结果主犯仅仅被贬官了事,不久后又得重用。
吹牛成本如此之低,后来从者自然如过江之鲫。更何况就如贪污一样,被抓的永远只是少数。
钟传是因为勘验人头的时候被发现造假的,那是否严格的人头计军功就能杜绝虚报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在国家控制力低下的时候,此举更可能导致杀良冒功。
例如明代崇祯时候,山西兵追剿起义军进入河南。将领让当地县令被自己上报光辉战绩,县令觉得为难,因为明军手里缺乏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敌军首级。于是明军将领大手一挥,不多久变有几千颗人头被送来,其中光秀才的脑袋就有80个。
也是在明代,甚至有官军追杀平民,口称“借脑袋献功”!
无中生有
当然,以上这些注水吹牛大法终究比不上更高层次的功绩制造手法—无中生有。相比吹嘘战绩、指败为胜和杀良冒功,无中生有则是完全捏造一些有的没的事情,然后报上去论功行赏。
徐河之战是大宋对辽的一场大胜,但他只存在于一些宋代的史料当中。在宋史李继隆传、范廷召传,以及宋朝事实类苑中,辽军参战人数从八万骑,3万众,万余骑不等,相互之间最多能差八倍。而辽国史料方面直接没有这次战役,考虑到辽史中对更惨痛的败仗都照记不误,刻意隐瞒此战并无必要,反倒是大宋的战报把一场辽人不屑于记的小战吹上天更有可能。事实上连大宋自己的大臣都说过边关奏报“奏失利则未必尽言,报大捷则不足深信。
可见这只是一次美丽的误会,把一次毫不起眼的边境小冲突,说成了史诗打劫。
而在明朝,福建都指挥使司在走马溪一带伏击了一小群从浙江双屿岛撤退而来的葡萄牙人。可惜这伙蛮夷实在是人数太少,加上手里的黑人奴仆和东南亚雇员都只俘虏了96人。为了给自己的战绩增添一抹亮色,当地驻军以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迫使其中的几位水手和一个马来亚人分别承认自己是葡萄牙弗朗机国首领和东南亚小国君主。这下功绩簿立即蓬荜生辉。只是这种战报在经验丰富的朝廷眼里早已是见怪不怪。原本期望的海量赏赐,自然也就是渺无音讯。
在古代,记载往往只有只言片语,且多数仅为一面之词。记录者也可能没有军事常识或者有心夸耀战果,所以战史中的数字严重浮夸不实,还死无对证。我们现代人对待这些古代数字应持普遍的谨慎和怀疑态度。不能人家在书上大笔一挥,就将其当成真理了。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吹牛不上税,揭穿都是泪!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